而在歐洲,更爆發記者注射疫苗死亡的案例。
Photo Credit: 寶鼎出版 三個面向為什麼如此重要? 它們能降低推出新解決方案的風險。4. 實驗與原型 想知道某種功能或解決方法是否能長久發揮效用,我們就只能仰賴現實測試。
文:麥可・路里克(Michael Lewrick)、派翠克・林克(Patrick Link)、賴利・萊佛(Larry Leifer) 設計思考是什麼? 「初學者的心思」 從沒接觸過設計思考的人,經常會請我們用簡單的比喻,幫助他們想像設計思考這件事。因為我們在「旅途」的最初還不知道哪些事情是有可能、哪些是不切實際的,所以對形形色色的可能性都抱持開放的態度。而今天,我們還可以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為顧客提供個別體驗與方案,提升個別使用者/解決方案組合。對孩子來說,重點是行動、學習與再次嘗試,他們就是這麼學會走路、畫圖等技能。它們能帶我們找到不只是增值,還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在創造過程與考慮不同想法時,擁有各種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團隊成員(T型人才)能提供幫助。」——鈴木俊隆(Shunryu Suzuki) 以「初學者心態」為本 不對事物的運作方式懷有成見。阿熊聽了,驚訝萬分,卻也向妻子表示,雖然很辛苦,但也喜歡上為了生活努力付出的感覺,而這一切都多虧了妻子當初的謊言。
」 此外,這裡也是東芝總公司的所在地。內藤多仲博士於留學美國時,由於受到拿掉隔板而導致行李箱壞掉的經驗,以及船隻結構所得到的啟發,研究後發明了剪力牆結構計算理論。這時,他的妻子才拿出那個當初那個破舊的錢包。很多讀者應該都看過日本作家池井戶潤原著,2015年由TBS電視台翻拍為連續劇,由阿部寬主演的《下町火箭》(下町ロケット/したまちロケット),也常聽到下町風情之類的描述。
先後設計了1954年完工的名古屋電視塔、1956年的第二代通天閣、1957年的別府塔、札幌電視塔,以及1964年完工的博多港塔,加上東京鐵塔,被稱為「日本高塔六兄弟」。於宴客後大醉一場,醒來後,其妻子卻表示從來沒有什麼錢包。
內容描述主人公阿熊在芝濱撿到一個裝有48兩的銀子的破舊錢包。1939年,由藤崗市助和三吉正一於1890年,在東京創立的日本第一家製作白熱電燈泡檯燈的公司「東京電器」,與芝浦製作所正式合併成為「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後來在1984年,以原兩家公司的開頭字,開始以「東芝」做為其新品牌的名稱。但其實,這兩個公園原本都是江戶時代重要寺廟周圍的綠地,前者為增上寺(ぞうじょうじ),後者是寛永寺(かんえいじ),而且兩者都是為了封住江戶的鬼門而興建,還都是歷代將軍的菩提寺(供奉祖先牌位的寺廟),埋藏著歷代將軍的遺骨。不過,這樣的劃分卻並非是自然形成,而是人為的。
而增上寺的規模雖不及寬永寺,但只有寺內的五重塔與德川家靈廟在二戰時燒毀。妻子為阿熊斟酒,阿熊三度舉起酒杯,猶豫許久又輕輕放下,並說了一句:「不要又是一場夢吧。在這裡我們趁機會來介紹一下東京被分為最大的兩個區域,一個就是山之手,另一個就是下町。吃遍東京港區名店全攻略(一):港區真有一處坡道叫「乃木坂」,但與偶像團體無關 吃遍東京港區名店全攻略(二):港區眾多的「坂道」,流傳著各自的傳奇故事 芝、增上寺與東京鐵塔(しば) 「芝」(しば)是東京鐵塔的所在地,位於港區的東半部,與麻布、赤坂、四谷、牛込、小石川、本鄉都屬於「山之手」(山の手/やまのて)區域。
而在大正12年(1923)的關東大地震後,出現的在豐島區、中野區、杉並區、世田谷區、大田區等新興住宅區,也被認為屬於山之手區域。以現在東京的行政區劃分來看的話,山之手包括了千代田區西部、新宿區東部、港區、文京區。
芝浦(しばうら) 靠東京灣的東面為芝浦,意為芝之浦,指芝一帶的海灣,從新橋坐百合海歐號去台場的話一定會經過。青山(あおやま) 青山與其臨近的原宿和表參道並列為東京最為時尚的區域,匯聚了包括川久保鈴所設計的コム・デ・ギャルソン(COMME des GARÇONS)與山本耀司等世界知名時裝品牌的商店。
芝公園在1873年(明治6年)開園,上野恩賜公園在1876年開園,兩者都是東京歷史最久的公園。而其中的芝,指的正是1895年由田中久重所創立,其繼承人田中大吉於1882年將其定名為田中製造所,後來又在1904年在此基礎上所成立的「芝浦製作所株式會社」3. 我們該如何解讀這份研究?研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大腦思考時的特徵與憂鬱症的關係,以及可能針對憂鬱症相關疾病的治療? 像這個研究用腦科學的方式,呈現出憂鬱症的病人在自己相關測驗時候,特定大腦區域腦波不同。而本研究透過不受情緒影響之心理評估任務,分析腦波(EEG)之事件相關電位(ERP),發現憂鬱症受試者在額葉中心電極之反芻性思考與自我相關反應的差異有闗,而對照組則無此關聯。2. 這個研究有什麼推論的限制嗎? 此篇研究的憂鬱症受試者絕大多數都有使用抗憂鬱藥物,憂鬱症與對照組生理訊號的差異,可能不見得來自憂鬱症本身,也可能受到抗憂鬱藥物的影響。憂鬱症病人的腦部和正常人有差異,這個腦科學方面的證據可提醒大家不要跟有憂鬱症的朋友講說你就不要亂想就好了,你就看開點就好了,因為這時候他其實腦部已經發生變化,是沒有辦法直接終止或暫停這些負面性的想法,也許我們做的就是陪伴,以及鼓勵他就醫接受治療。
此外,憂鬱症的盛行率以女性居多,而此研究中大多數的憂鬱症受試者是女性,且平均年齡為中年,因此研究結果不宜推論到其他年齡層或其他性別。先前研究的證據顯示某些腦區的功能與反芻性思考有闗,但評估方式可能受到情緒的影響而無法呈現憂鬱症在自我概念失調的真貌。
議題背景 今(2021)年9月,由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徐慈妤著作的最新研究,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研究發現在實驗情境中,憂鬱症患者在處理自我相關訊息處理的腦電波訊號,與憂鬱症的重要病徵「過度反芻性思考」呈現相關。透過此面向所呈現對憂鬱症的理解,暗示在憂鬱症之治療上,或可著力於自我概念失調此一層面,包括可能改變自我概念之藥物與非藥物療法。
此外,憂鬱症受試者於接受自我相關反應之心理評估任務時,其中心電極可見較高之θ振盪功率,而對照組則無此現象。這裡補充思考內容可以分好幾種,例如被害妄想(覺得被跟蹤,大腦被外星人裝監視器),例如強迫性思考(覺得手有病毒一定要繼續清潔用酒精清潔20次),憂鬱症病人的症狀特徵之「反芻性思考」,跟自己有關的負向思考,比如說覺得為什麼我這麼沒有用,這都是我造成的,我活該。
過去的研究已經顯示「反芻性思考」和憂鬱嚴重度有關,例如憂鬱越嚴重容易陷入反芻思考負面連結。有些藥物例如血清素可能也會影響這個腦波的表現,這個研究裡面是有憂鬱症的病人有用藥物,但是沒有進一步分析,未來可能要再做進一步的實驗,區別個別藥物影響。另外這個研究裡的受試者都是女性,未來可能要有不同的性別、種族來做驗證。3. 我們該如何解讀這份研究?研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大腦思考時的特徵與憂鬱症的關係,以及可能針對憂鬱症相關疾病的治療? 大眾可以透過腦波與施測之心理評估任務,了解憂鬱症是一種腦功能異常的疾病,其反芻性思考與自我概念失調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
引用文獻 Hsu, T. Y., Liu, T. L., Cheng, P. Z., Lee, H. C., Lane, T. J., & Duncan, N. W. (2021). Depressive rumin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brain responses during self-related processing. 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 : JPN, 46(5), E518–E527. https://doi.org/10.1503/jpn.210052 研究提供的證據顯示,憂鬱症的重要病徵是有生理基礎的,可能需要專業介入才能有效協助病患度過病期。研究結果從更明確的生理證據擴大我們對憂鬱症的理解,展現出憂鬱症可能是一種自我概念失調的精神疾病
2. 這個研究有什麼推論的限制嗎? 此篇研究的憂鬱症受試者絕大多數都有使用抗憂鬱藥物,憂鬱症與對照組生理訊號的差異,可能不見得來自憂鬱症本身,也可能受到抗憂鬱藥物的影響。過去的研究已經顯示「反芻性思考」和憂鬱嚴重度有關,例如憂鬱越嚴重容易陷入反芻思考負面連結。
透過此面向所呈現對憂鬱症的理解,暗示在憂鬱症之治療上,或可著力於自我概念失調此一層面,包括可能改變自我概念之藥物與非藥物療法。此外,憂鬱症受試者於接受自我相關反應之心理評估任務時,其中心電極可見較高之θ振盪功率,而對照組則無此現象。
先前研究的證據顯示某些腦區的功能與反芻性思考有闗,但評估方式可能受到情緒的影響而無法呈現憂鬱症在自我概念失調的真貌。有些藥物例如血清素可能也會影響這個腦波的表現,這個研究裡面是有憂鬱症的病人有用藥物,但是沒有進一步分析,未來可能要再做進一步的實驗,區別個別藥物影響。研究結果從更明確的生理證據擴大我們對憂鬱症的理解,展現出憂鬱症可能是一種自我概念失調的精神疾病。而本研究透過不受情緒影響之心理評估任務,分析腦波(EEG)之事件相關電位(ERP),發現憂鬱症受試者在額葉中心電極之反芻性思考與自我相關反應的差異有闗,而對照組則無此關聯。
議題背景 今(2021)年9月,由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徐慈妤著作的最新研究,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研究發現在實驗情境中,憂鬱症患者在處理自我相關訊息處理的腦電波訊號,與憂鬱症的重要病徵「過度反芻性思考」呈現相關。3. 我們該如何解讀這份研究?研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大腦思考時的特徵與憂鬱症的關係,以及可能針對憂鬱症相關疾病的治療? 像這個研究用腦科學的方式,呈現出憂鬱症的病人在自己相關測驗時候,特定大腦區域腦波不同。
這裡補充思考內容可以分好幾種,例如被害妄想(覺得被跟蹤,大腦被外星人裝監視器),例如強迫性思考(覺得手有病毒一定要繼續清潔用酒精清潔20次),憂鬱症病人的症狀特徵之「反芻性思考」,跟自己有關的負向思考,比如說覺得為什麼我這麼沒有用,這都是我造成的,我活該。憂鬱症病人的腦部和正常人有差異,這個腦科學方面的證據可提醒大家不要跟有憂鬱症的朋友講說你就不要亂想就好了,你就看開點就好了,因為這時候他其實腦部已經發生變化,是沒有辦法直接終止或暫停這些負面性的想法,也許我們做的就是陪伴,以及鼓勵他就醫接受治療。
另外這個研究裡的受試者都是女性,未來可能要有不同的性別、種族來做驗證。引用文獻 Hsu, T. Y., Liu, T. L., Cheng, P. Z., Lee, H. C., Lane, T. J., & Duncan, N. W. (2021). Depressive rumin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brain responses during self-related processing. 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 : JPN, 46(5), E518–E527. https://doi.org/10.1503/jpn.210052 研究提供的證據顯示,憂鬱症的重要病徵是有生理基礎的,可能需要專業介入才能有效協助病患度過病期。